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一二三|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|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|狠狠躁天天躁高清无码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 >  鄆城縣  > 正文

翰墨梨園剪紙紅
——鄆城縣“藝路有你”公益學堂暑期班奏響文化傳承“三重奏”

作者: 孫濤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7-28 09:19

7月的鄆城縣文化館,宣紙上毛筆游走的沙沙聲與山東梆子鏗鏘的板鼓聲交織成韻。2025年“藝路有你”公益學堂暑期班剛一開課,便點燃了群眾的參與熱情。

翰墨課堂:一張書案兩代人

書法教室飄著松煙墨香。黃安鎮(zhèn)的喬明磊一家坐在書案前:夫妻倆帶著讀高二的大兒子喬書菁和讀初一的小兒子喬書田,都在認真寫字。“我小時候跟著家中長輩臨過幾年帖,后來工作忙就放下了。這次看到公益學堂開班,我和妻子商量,與其讓孩子暑假總玩手機電腦,不如帶他們來學書法。我們爺仨報了書法班,她報了隔壁的電子琴班?!眴堂骼谡f。

“腕要平,筆要直!”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趙勇在書案間走動指導。看到學員需要幫助,他就彎腰握住手腕教運筆,或者停下來指點寫的字。趙老師說:“我們按基礎(chǔ)分了班,但大家練的風格不同,所以統(tǒng)一講完開頭的內(nèi)容,剩下的時間就靠這樣一對一教了。”

梨園傳薪:退休前的“急急風”

隔壁山東梆子打擊樂提升班,急促的板鼓聲陣陣傳來。中國戲劇家協(xié)會會員、授課教師李軍敲著堂鼓,講解道:“《老羊山》里樊梨花這段‘急急風’,鼓點要像心跳一樣又穩(wěn)又有勁!”頭發(fā)花白的李軍坦言:“我還有兩個月就退休了。這次提升班招收的都是有一定功底的學員,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,一定得把他們教到能當劇團鼓師的水平,我才能放心退休。”

為了解決“弦和鼓配合不好”的問題,他還專門請了縣山東梆子劇團的兩位弦?guī)焷韼兔?。學員呂繼芹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鑼鼓譜,下課了還在鼓邊練習,汗珠隨鼓槌飛濺,他擦汗道:“李老師把壓箱底的絕活都拿出來了,咱不能辜負老師心意?!蔽幕^館長商紅琦感慨:“雖然設(shè)置了課程表,可李老師幾乎天天都來館里——這哪里是上課,分明是在搶時間把手藝傳下去??!”

剪紙生花:紅紙里的老講究

“剪紙不光是門手藝,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生活里的講究。”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、非遺項目鄆城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楊秀玲邊說邊轉(zhuǎn)動紅紙,剪刀如游龍般靈巧穿梭。一眨眼工夫,一幅代表“多子多?!钡摹傲耖_百子”團花就在燈下顯出精巧的樣子,引來一片贊嘆。

學員中既有扎小辮的孩童,也有白發(fā)老人。63歲的孫香玉拿著剛剪好的“囍”字,欣喜地說:“年輕時嫁妝上的喜花就這么剪,沒想到老了還能撿起來!”楊秀玲望著大家的窗花作品,欣慰道:“等這些窗花貼進千家萬戶的窗欞,傳統(tǒng)文化就在百姓家活了?!?/p>

“藝路有你”公益學堂是鄆城縣“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”主題實踐的生動寫照,也是“千村萬人文化培訓”惠民工程的重要舉措。近年來,鄆城縣通過整合資源、盤活陣地、創(chuàng)新模式,扎實推進“強基工程”,持續(xù)擦亮“文聯(lián)萬家 藝起好鄆”文藝志愿服務(wù)品牌。自2024年以來,累計開設(shè)公益課程19門,開展藝術(shù)培訓346場次,惠及學員1萬余人次,不斷拓寬優(yōu)質(zhì)文化服務(wù)抵達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通訊員 李牧 記者 孫濤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(wǎng)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