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一二三|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|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|狠狠躁天天躁高清无码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人文菏澤  > 正文

穿上“錫衣”,破損紫砂壺煥新生

作者: 馮 鍇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2-05-31 10:02

blob.png
原本破損的茶壺,經過修補,已可正常使用
blob.png
祖輩傳下來的模具
blob.png
焊接
blob.png
煥發(fā)新生的破損茶壺成了藝術品
blob.png
制作錫葉

□記者 馮 鍇

飲茶愛好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幾把紫砂壺,而生活中難免磕磕碰碰,心愛的紫砂壺摔壞、破損也是難免之事。一項古老的技藝可以讓破損的紫砂壺“穿”上錫制“外衣”,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。

5月28日,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定陶區(qū)黃店鎮(zhèn)焦文柱的家中。西屋內,他獨坐在一把小馬扎上,伴隨著叮叮當當的敲打聲,兩塊錫片逐漸出現(xiàn)弧度,焊接在一起,再經過反復敲打,一個錫制的壺嘴赫然成型。

在他身旁,放著一把壺口、壺嘴被摔壞的紫砂壺。焦文柱介紹,這把壺是一名紫砂壺愛好者送來的,他正通過錫包壺的技藝進行修復。而修復這樣一把紫砂壺,需要經過熔化、壓片、造型、敲打、打磨、焊接、拋光等十幾道工序。為了壺身的美觀,還要加上蝙蝠、金蟾等寓意吉祥如意的圖案,并附以草葉紋等圖案與包壺的主要圖案連成一個整體,達到遮蓋殘缺、美化壺體的目的,完成這些工序往往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。

“家里老一輩就有這個手藝,到我這里至少已經第四代了?!苯刮闹嬖V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,早年間,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附近有名的錫匠。在他小時候,爺爺和父親都是擔著挑子走街串巷攬活,有時候會把東西帶回家里做,他就幫忙打下手,慢慢也掌握了一些技藝。18歲的時候,他開始和父親一起去干活,算是正式入行,至今已有30多年時間。

后來,鐵壺、不銹鋼壺逐漸取代了錫壺,人們家里的錫制用品越來越少,焦文柱的生意也越來越慘淡,再加上常年多病的父母和正在上學的子女,他的生活陷入困境。而面對生活的艱辛,焦文柱并沒有舍下老一輩傳下的手藝。常年從事這項手藝,讓他越來越驚嘆于古人的精湛技藝和創(chuàng)意,不忍就此失傳。

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玩紫砂壺,焦文柱的手藝又有了用武之地。憑著多年積攢的口碑,不少人找他修補破損的紫砂壺,而他也會把自己修補好的作品通過短視頻平臺分享,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,甚至有人不遠千里慕名找到他。

讓焦文柱欣慰的是,如今這項手藝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,他也正式收了兩個徒弟,可以使這項手藝傳承下去。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(lián)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